現(xiàn)在我們管理時間的工具可算是越來越多,手機、手表以及掛鐘等工具誕生讓時間更具象化,讓生活更有跡可循。但你是否有想過,以前缺乏高科技的工具是怎樣獲取時間呢?
我國古代,祖先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發(fā)展和人們生活需求,不同時期發(fā)明出了各種計時器,其中主要圭表、日晷、漏刻、渾天儀等。
直到1656年,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,第二年在他指導下年輕鐘匠S.Coster成功制造出第一個擺鐘后,接下來,現(xiàn)代鐘表大致經(jīng)歷了“大型鐘→小型鐘→懷表→手表”的發(fā)展階段。
從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鐘擺,再到18世紀期間發(fā)明的擒縱機構,這一切科技的發(fā)展都為懷表的進一步產(chǎn)生與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
1904年,飛行員Santos跟法國珠寶商好友卡地亞提出意見: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里拿出來十分困難,希望他能解決這個問題,以便在飛行途中查看時間。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,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來解決好友的難題。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,就是現(xiàn)在的手表。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鐘表商業(yè)化,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表,自此以后,機械表便開始普及。
機械表雖然歷經(jīng)了100多年的不斷發(fā)展,成功締造出今天的陀飛輪、三問表、萬年歷這些機械表中的杰出工藝品。
但社會發(fā)展和科學進步下,機械表得到發(fā)展的同時也誕生了像石英表和電子表這樣的“敵人”。對于完全依靠機械原理來完成計時工作的機械表來說,對比于制作成本較低、走時誤差較少的石英表和電子表下,有人會說,機械表將會跟不上現(xiàn)代科技發(fā)展的潮流,會逐漸被淘汰。事實真是如此?
我看未必! 接下來,瑞士賓爵表帶領大家了解機械表內(nèi)在獨特的一面吧!
當之無愧的藝術品
雖然現(xiàn)在科技如此發(fā)達,但對于一塊高端機械表的機芯依然是全人工組裝。一塊機械表的機芯即使是最簡單的機芯也需要上百個零件組成;復雜機芯的機械零件上千個。這成百上千個零件都要集中在一塊兩寸照片大小的表殼里。體積很小的零件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,做工極為精細。不僅如此,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長,最復雜的零件則要一周才能制作完成。所以說,每塊機械表的誕生都有其獨特的一面,都是傾盡制表師畢生功夫所打造的一件精美藝術品。
與時俱進的不斷創(chuàng)新
機械表的一大缺點是易于受磁場干擾而影響時間準確性,對此歐米茄研制出世界首款真正防磁的、機械機芯,將手表防磁技術推向了一個全新高度。除此之外,其它高端機械表品牌也在創(chuàng)新領域不斷探索中。
時尚工匠的精雕細琢
在機械表大工坊,每開發(fā)一款有新功能的機械表,從有想法到做出樣品需要2年,從樣品再到投入生產(chǎn)還要2年,從開始進行生產(chǎn)再進入店鋪銷售還要1年。”
在我們這樣一個浮躁的快餐世界,機械表的開發(fā)流程實在是漫長。正因為這樣,機械表意味著一種“稀缺”,這種“稀缺”恰恰是有些人崇尚的元素,所以說,機械表是男士的“鉆石”。
即使再先進的科技也無法取代拿筆在紙上書寫的觸感,再精準的電子表也無法取代機械表那齒輪嘀嗒聲帶給我的愉悅之感。機械表短短幾百年的歷史,明知不可能真正完美,仍沒有放棄去無限接近。所以說,機械表目前仍處于一個無法被取代的地位。
機械表, 承載著太多人的心靈寄托。設計理念,更是制表師薪火相傳的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