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制表界眾所周知的三大傳統(tǒng)復雜功能——陀飛輪、萬年歷和三問表,這三大復雜功能不僅僅在于其實用價值,也是品牌從側面表現(xiàn)出制表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。
今天,我們重點談談讓人驚嘆的復雜功能陀飛輪。
很多品牌推出過陀飛輪腕表,對于喜歡機械美感的表友來說是一種不可抵抗的誘惑力?;厮輾v史,陀飛輪的問世和寶璣密切相關,在這個領域,寶璣的地位至關重要。
走在時代的先鋒——陀飛輪的問世
寶璣的三問音簧和陀飛輪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復雜功能的發(fā)明,在制表界中,其卓越的制表工藝有目共睹。作為一大重要的復雜功能,陀飛輪的發(fā)明不得不提一個人——寶璣創(chuàng)始人阿伯拉罕-路易·寶璣先生。
阿伯拉罕-路易·寶璣先生
阿伯拉罕-路易·寶璣先生享有“現(xiàn)代制表之父”的美稱,一生當中擁有眾多成就,陀飛輪、perpétuelle自動上鏈腕表、gong-spring三問表專用音簧、pare-chute降落傘避震裝置等都出自他的手。寶璣先生是制表界的天才,終其一生,他的成就讓后世受益匪淺。
寶璣先生為何會發(fā)明陀飛輪?
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觀察,寶璣先生發(fā)現(xiàn)地球重力對于機械表這種特殊的結構有所影響,導致走時出現(xiàn)誤差。為了減少這一誤差,陀飛輪也應運而生。
寶璣大師把所有擒縱機構(像擺輪、游絲、擒縱叉、擒縱輪等等零件)都放置于一個旋轉的框架里,一分鐘旋轉一周,手表的走時誤差會以固定的頻率持續(xù)出現(xiàn),在整體上相互抵消了,順利地解決了重力帶來的困擾。因而,陀飛輪裝置可以讓腕表不管以垂直或者傾斜放置,都能夠保持高精準度。
制表界中的一分一秒都至關重要,陀飛輪的誕生解決了纏繞制表界已久的一大煩惱——重力問題。它的問世,是里程碑式的。
1801年6月26日(即法國共和9年獲月7日),阿伯拉罕-路易·寶璣獲得了一項為期10年的新型調速器的專利——陀飛輪(Tourbillon),這是寶璣先生第二次申請專利(第一次是在1789年,獲得了“恒動力擒縱機構”的專利)。
傳奇之作——陀飛輪的永恒魅力
雖然寶璣先生在1801年已經(jīng)拿到了陀飛輪的專利,但是陀飛輪的設計過于復雜,直到1805年才真正投入市場。從那以后,陀飛輪成為了收藏家和表友們心中不可磨滅的“白月光”,直到今日也是如此。
陀飛輪的發(fā)明對于制表界來說,意義非凡。經(jīng)過了漫長218年的歲月,陀飛輪依舊散發(fā)著迷人魅力,在機械的運轉當中讓人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美感。一直以來,寶璣在陀飛輪領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,不僅僅是因為寶璣發(fā)明了陀飛輪,而且隨著不斷地演進和發(fā)展,寶璣為陀飛輪注入全新的活力,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又一個傳奇。
(從左到右)寶璣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飛輪時間等式腕表、寶璣Classique經(jīng)典系列5367超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表以及Classique經(jīng)典系列5395超薄陀飛輪鏤空腕表
如今,它幾乎被應用于寶璣的每一個作品系列當中,并且各具特色。一個又一個的創(chuàng)新時計無一不將寶璣的制表工藝蘊含其中,讓無數(shù)人為之盡折腰。
傳承和創(chuàng)新——寶璣演繹陀飛輪之美
海上之王
寶璣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飛輪時間等式腕表
寶璣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飛輪時間等式腕表于2017年在巴塞爾表展亮相,不僅僅配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