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北京最低氣溫破紀錄。昨晚下班真的被凍成狗,腿都沒有知覺了。今天特意穿的更厚了,結果上班途中眼前一片模糊,走路全靠感覺,因為戴的眼鏡都起霧了??谡謨纫踩慷际撬?,不僅不舒服,而且還擔心失去防護效果,讓人頭疼。即使如此,也擋不住筆者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突然想到,零下20℃,還能戴表嗎?
特地詢問了身邊的人,大家看法不一,某乎和某吧也有網友提出類似問題,答案同樣什么樣的都有。有人覺得即使溫度是零下20℃,但你的手腕的溫度卻并非如此,所以戴著完全沒問題。當然也有人指出,室內或公車地鐵上都有暖氣或空調,因此短時間的室外佩戴是沒關系的,但如果一直長時間待在室外零下20℃甚至更低的溫度下那就不好說了,因為溫度太低容易導致潤滑油凝固。還有人覺得天那么冷就不要戴表了,其他的不說,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如果不小心暴露在冷空氣中,尤其是鋼帶手表,那該多涼?。?/p>
和朋友閑暇時調侃過這個問題,這兩天氣溫這么低,那個戴鋼帶手表的,我敬你是條漢子!在上班的路上筆者還刻意觀察了一下,大家現(xiàn)在有沒有戴表,戴的鋼帶的還是皮表帶?但可能是天氣太冷了,室外走在路上絕對看不見誰的手是露出來的,公車地鐵上雖有暖氣但似乎也都是全副武裝。因此筆者自己親自嘗試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天氣雖冷,但戴表還是沒問題的,畢竟手表是貼著手腕皮膚的,而且冬天也會把手表嘗盡衣服袖口內。
不過我戴的是橡膠表帶款的手表,鋼帶的沒敢嘗試,因為不用嘗試,每次安檢掃健康寶從兜里掏出手機那一小會兒,就讓我覺得手腕冰涼,要暖好一會兒才能緩過來,更別說戴鋼帶手表了。不過話說回來,每年一到夏天和冬天這樣的季節(jié),總是免不了老生常談的聊一聊戴表到底該戴什么表帶的問題。金屬表帶?皮表帶?橡膠表帶?NATO表帶?......雖然嚴格來說這個問題像個廢話,戴什么表帶的手表全憑我自己愿意。但不同的表帶確實有不同的優(yōu)缺點,有的表帶也確實有一定的季節(jié)性。
像金屬表帶厚重有質感,對男人來說更有陽剛之氣。但因為金屬表帶天生涼冰冰的,因此不免讓人覺得夏天戴會比較舒適,冬天戴則略顯冰涼。皮表帶則時尚、優(yōu)雅、精致,不同材質不同紋理不同顏色的皮表帶更能塑造眾多不同的風格。但皮表帶不防水,壽命也不如金屬表帶長久,汗水等會會腐蝕皮表帶,因此一般在炎熱的夏天不建議佩戴皮表帶手表,而皮表帶溫潤的特質則讓人覺得它屬于冬天。雖然事實上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戴表喜好,表帶也是一樣的。有人非金屬表帶不戴,有人非皮表帶不喜,有人則比較花心,時不時的給手表換條帶,隨時準備做最亮的仔。
除了金屬表帶和皮表帶這兩大類別,現(xiàn)在流行的橡膠表帶、NATO表帶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,此前我們聊過冬天大家都選擇什么表帶的問題,發(fā)現(xiàn)橡膠表帶異軍突起,是不少人的選擇。當時筆者是非常驚訝的??偨Y了一下選擇膠帶的原因,主要有三點,一是戴著舒服,二是戴著好看;三是便宜(實際上知名腕表品牌的膠帶算不上多便宜)。至于NATO表帶,最初它剛火的時候更多的被認為是最適合夏天的表帶,色彩豐富,價格親民,更換方便,風格休閑,防水還耐操。但發(fā)展到今天,冬天也不乏NATO表帶的市場,例如雷達表新年伊始推出的紅庫克搭配的就是NATO表帶,雖然沒有明說,但看配色和推出時間,確實有點“新春腕表“的意味,也就是冬天佩戴的腕表。
最近兩天北京氣溫將近零下20℃,怕冷的筆者是把手表摘下來了,但也確實看到有同事在佩戴手表,而且還是鋼帶的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無論戴表還是不戴表,我們都應該做好手表“防凍“。至于原因,是為了防止手表內部的潤滑油被凍住,這是有可能的。這就和有些朋友海淘化妝品結果被凍住了一樣,只要溫度足夠低,真的有這種可能。因此在寒冬無論你是在郵寄手表,還是存放手表時,都要給手表做好“保暖”,多添幾件“衣裳”,對手表進行一定的保溫。至于佩戴腕表時,也注意不要在溫度太低的環(huán)境下把手表漏出來。
另一方面,天氣太冷的情況下,由于室內外溫差較大,如果你佩戴的手表暴露在冷空氣中,很可能會起霧。原理很簡單,和文章開頭筆者眼鏡起霧是一樣的。如果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它會自動消掉的話,手表本身并沒有問題。但如果手表經常性處于溫差過大的環(huán)境下,起霧現(xiàn)象就可能頻繁出現(xiàn),雖然會自動消掉,但其實手表內部長期處于“潮濕”的環(huán)境中,已經進水了,最好盡快送去維修點檢查。因此如果你所在的地方特別冷,氣溫特別低,最好不要把手表長時間暴露在冷空氣中。當然,這并不是說你不能戴表了,而是讓你做好保護措施。例如你在室外時可以把戴表的手插兜里,或戴上手套,盡量讓它保持溫度。
天寒潮來襲,不只北京氣溫破紀錄,大部分地區(qū)都很冷,相關話題多次登上熱搜。潑水成冰迅速成為流行。這兩天,你還戴表嗎?